10月11日,A股上市公司贵人鸟发布公告称,拟与其子公司从Sequential Brands Group及其全资子公司The Basketball Marketing Company手中,收购篮球装备品牌AND1截至2047年6月30日在大中华地区(中国大陆、香港、台湾、澳门)的独家商标运营权。
根据协议,双方将合作分为多个周期,每个周期内,贵人鸟将支付数百万美元的最低保证授权金。其中,在2022年6月30日前支付220万美元的最低授权金,随后25年以五年为一个周期,支付不同额度的最低授权保证金。这笔交易合计费用至少达2600万美元。
2000年,卡特用技惊四座的华丽表演勇夺扣篮大赛冠军时,穿的正是AND1的球鞋。那款TAI CHI太极篮球鞋,至今仍是NBA全明星和篮球鞋历史上的一大经典;4年后,昌西&MIDdot;比卢普斯带领底特律活塞爆冷掀翻洛杉矶湖人,并拿下总决赛MVP奖杯时,脚上球鞋的LOGO也是AND1;曾与阿尔斯通联手的AND1,在街头篮球领域更是家喻户晓。
卡特脚下的篮球鞋,与他的扣篮一样成为经典。
不过,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,AND1势头急转直下,先后嫁入American Sporting Goods、Brown Shoe Company、Galaxy Brands。随着Galaxy Brands在2014年6月被Sequential Brands Group收购,AND1也一同归于后者旗下。Sequential Brands Group也是贵人鸟此番交易的授权方。
相比鼎盛时期,如今AND1拥有的资源并不算太顶级,目前效力于NBA新奥尔良鹈鹕队的兰斯&MIDdot;史蒂芬森和布鲁克林篮网的肖恩&MIDdot;基尔帕特里克是其赞助球员的代表。现在登陆其品牌官网,在售的产品主要是篮球鞋,款式极其有限。
就历史、品牌价值、资源而言,AND1显然还无法与耐克、阿迪达斯等巨头相抗衡。但在专注篮球装备市场的23年中,这个品牌吸引了自己特定的用户人群,在中国篮球迷中亦拥有一定知名度。
这些年来,AND1在大中华区一直没有官方授权品牌运营商,市场上出现的产品多为非授权商销售的产品,有些甚至是假货。正因为如此,其品牌方为更好开发中国市场,想寻求在渠道、零售和生产方面有实力的合作伙伴,来共同推动品牌的长期发展。
瞄准这个机会的国产品牌不止贵人鸟一家。懒熊体育获悉,多家体育品牌和零售公司都参与到了AND1的收购洽谈中。贵人鸟收购案面临多方竞争,并不意外。在体育产业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之下,从赛事IP、俱乐部、体育营销公司、运动装备品牌,到媒体版权、商业赞助权、市场开发权等等有价值的国外优质体育资产,往往都是各路中国资本、公司争夺的对象。
直接面向C端消费市场的体育装备离钱近,变现路径短,而且市场空间足够大。在全球体育产业链条中,市值最大的公司便出自装备领域,目前耐克的市值已达到1000亿美元。
知名体育装备品牌成了各家争抢的香饽饽,不过贵人鸟一开始并不具备一锤定音的胜算。他们需要与AND1建立足够的信任和熟悉度,毕竟在国际体育资产并购案中,这是不亚于财务指标的核心因素。
据懒熊体育了解,贵人鸟与AND1品牌拥有方的接触时间超过半年。期间,双方互相参观各自的产品研发和生产中心。贵人鸟方面在AND1纽约办公室见到后者的品牌历史资料和经典产品后,进一步加深了合作的决心。同时,在了解彼此主要业务和未来的战略布局之后,双方最终建立起了合作意向。
体育装备品牌扎堆入华
贵人鸟买断AND1未来31年大中华地区商标权,是半年之内国内企业对国外体育装备品牌权益的又一次交易。
在此之前,美和美创花费近4亿元人民币,从艾康尼斯手中买下茵宝(UMBRO)大中华地区部分商标权和经营权。9月,吉利集团也宣布将西班牙籍体育装备品牌JOMA引进中国市场,后者在欧洲、南美的足球、网球、田径项目中享有一定市场份额。而更早之前,安踏已经收购了英国户外品牌Sprandi,并与日本运动服装品牌Descente成立合资公司。
一笔笔交易的背后,或预示中国体育用品业迎来一个淘金时代。
这得益于大陆人均GDP的持续增长、消费升级的到来、民众运动健康意识的觉醒,以及过去几年行业库存问题的缓解,体育用品业正在集体迎来春天。
无论是去年年报,还是今年中报,包括在阿迪达斯、耐克、李宁、安踏、361°、特步等在内的绝大多数体育用品品牌等均实现不同幅度的增长。